資料中心 Data Center Part 1
全面了解資料中心
資料中心主題將分為三篇全面性介紹資料中心相關產業,尤其以白牌伺服器為主,同時介紹幾檔概念股,並解析相關產業鏈以及未來趨勢。
在資料中心當中需要提供足夠電力、有效冷卻系統以及龐大的腹地,並同時架設大量伺服器,這些連網設備肩負起儲存、資料處理、運算、分析等任務,尤其 AI 時代,將有更多的 AI、機器學習皆仰賴雲端運算,更貼近我們生活點的應用如同有任何疑惑都會上網問谷歌大神,這類搜尋引擎;我們出門叫車的 Uber;網購的蝦皮、Amazon;追劇看電影的 Netflix、愛奇藝;分享生活的臉書、IG;遊戲串流的 Stadia,這些都需要資料中心雲端伺服器的運作才有辦法支撐我們的生活,有人形容數據是 AI 時代的電力,那我想資料中心大概就是發電廠,供應全世界的資料運行。
資料中心種類
將資料中心依照使用目的區分為四種幾類:
1. 主機代管資料中心 (Colocation Data Center)
主機代管是用戶有自己的主機或是伺服器,但沒有機房空間,也不希望自己還要設置機電設備、冷卻系統、保安等,用戶將自己的主機放置於主機代管資料中心中,資料中心則協助保管以及開關機,但企業仍然需要自行建置系統,這種優勢包括降低自行建置資料中心的成本,也擁有獨立主機,但對於企業用戶而言需要具備一定技術門檻的人才,台灣提供此項服務的有遠傳等許多在地業者。
2. 超大型資料中心 (Hyperscale Data Center)
此類為近幾年蓬勃發展的資料中心,就是平常我們在新聞媒體中時常關注的 Amazon、Microsoft、Google、Facebook、IBM 等公司,不但提供公司內部使用,更對外租借主機(伺服器)、運算效能給一般企業使用,讓一般企業不必自行建置資料中心及購買主機伺服器,靈活調度每台主機的使用提升每台主機的使用效率,一般企業也能節省成本、快速建置、及時擴充,現在各大廠更提供機器學習、AI 應用,讓用戶只要使用雲端伺服器即可加價享有這些功能,因此帶動一般企業更願意將資料轉移至雲端虛擬主機。超大型資料中心至少都擁有 5,000 台伺服器,一般擁有 5 萬 ~ 10 萬台伺服器,各大廠商也會依據需求,在全球各地設置資料中心,目前全球超大型資料中心數量約為 550 座,Trendforce 及 Cisco 分別預測將以 CAGR(年複合成長率) 14% 及 25% 的速度成長,由此可見在資料中心的高速成長加上超大量的伺服器需求,帶動整體資料中心及伺服器產業成長。超大型資料中心主要業者集中於美中兩大國包括 Amazon的 AWS、Microsoft 的 Azure、Google 的 GCP、騰訊、百度等。
看到藍紅黃綠設計就知道是 Google 的資料中心
3. 企業資料中心 (ENTERPRISE DATA CENTER)
為企業自身擁有龐大雲端運算需求,因而建置企業資料中心,供自己內部使用,規模雖不如 Google、Amazon 這些公司,通常被歸類為伺服器 ODM 廠的 2、3 線客戶,但在資料中心、伺服器市場仍有龐大影響力,像是 Netflix、Uber、Twitter、Salesforce、Zoom 等。
4. 電信資料中心 (TELECOM DATA CENTER)
為電信業者所建設的資料中心,這類型資料中心負責訊息的傳輸、通訊服務等,因為5G的推動及未來物聯網普及化,傳輸大量數據勢在必行,也因此電信公司需要建置更多資料中心來因應,過去電信資料中心所使用的電信設備為專屬設備,由 Nokia(諾基亞)、Ericsson(愛立信)、華為所把持;現在樂天電信首創虛擬化行動網路基礎架構,取代傳統電信設備,虛擬化架構不再需要軟硬專屬設備,只需要通用型白牌伺服器即可,這樣的架構可以讓用戶更容易連網、更容易升級,電信商更可有效降低建置成本約 40%,為 AIOT(智慧物聯網)布局。包含 AT&T、Verizon、樂天電信等電信皆有建置傳統或虛擬電信資料中心,未來也會有更多電信投入建置虛擬化行動網路基礎架構。
自建伺服器 vs. 雲端伺服器
隨著線上、連網應用日漸增加,又遇上新冠肺炎(COVID-19)加速企業的線上布局,雲端產業也跟著蓬勃發展。過去企業習慣自己建設傳統伺服器,購買品牌伺服器,將伺服器設置於公司內部,用來進行資料儲存,但此種模式需要包辦建置、維護、更新、擴充等工作;當 Amazon 於 2006 年開創新商業模式,出租雲端主機給需要的企業,現在有越來越多企業傾向將資料建置於雲端資料中心,對於企業而言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並維持穩定性。而這也大幅改變整個伺服器產業,使得以企業自建伺服器為主要應用的傳統品牌伺服器近幾年銷售趨緩;相反的,雲端伺服器則高速成長。根據科技研究機構 IDC 調查 2018 年企業採用企業內部傳統品牌伺服器約占 60%,雲端資料中心佔據 40%;到了 2023 年,預計一半以上的伺服器相關支出會是在雲端資料中心,並取得 50% 的占比。
品牌伺服器 vs. 白牌伺服器
在過去企業自建伺服器時代,大多購買品牌伺服器(HPE、DELL),與此同時提供出租伺服器業務的各雲端大廠,也是直接向這些品牌伺服器廠商購買伺服器並建置入資料中心,大型雲端用戶(例如:Salesforce、Uber 等)亦是如此;然而如今因為使用量增加,客製化需求的影響,一線雲端大廠以及二三線雲端用戶也轉為向 ODM 廠直接設計以及訂購伺服器,此類稱為白牌伺服器,此舉改變伺服器產業樣貌,產生此消彼長的現象。
台廠的立足點 ── ODM
品牌伺服器及白牌伺服器大多 ODM(原廠委託設計製造)都在台灣廠商,然而每間廠商的主力皆不相同,有些主攻品牌伺服器代工有些則直接面對雲端大廠協助設計規畫及製造資料中心用伺服器。台灣的電子業幾位大哥皆有進入伺服器市場,有些更拉著子公司一個負責設計一個負責生產一同拿下大單,包含鴻海、英業達、廣達及雲達、緯創及緯穎、和碩及華擎、神達。
主要代工以 HPE 及 Dell 為首的品牌伺服器廠商有英業達、緯創、神達、鴻海,尤其英業達在品牌伺服器 ODM 中市佔率第一,雖然這些公司或多或少都有生產白牌伺服器,但品牌伺服器仍佔其多數。而緯創的子公司緯穎則負責白牌伺服器、資料中心設計,再交由緯創透過其龐大的生產實力製造這些伺服器,供應給資料中心使用。廣達及其未上市子公司雲達也透過相同合作模式拿下許多白牌伺服器訂單,雲達負責設計,廣達負責生產。這些過去 PC / NB 的代工大廠,逐漸傾向伺服器這類的高毛利訂單。更詳細的白牌 / 品牌伺服器比重、供應鏈分工將於 Part 2 分析。
三大雲端服務分類 Iaas / Paas / Saas
以服務來區分雲端應用,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最底層的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中層的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及服務、頂層的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及服務。IaaS 服務是提供用戶租借使用他們的雲端主機,也就是 AWS、Azure、GCP 等超大型資料中心業者所提供的服務。PaaS 提供軟體開發平台,讓企業可以更快速部屬想要開發的應用或功能。SaaS 則是將軟體視為一種服務,也是我們一般用戶最常接觸到的服務,我們上到這個網上可以直接開始使用不必有任何伺服器相關設定,提供 SaaS 最有名的是首創此項服務的 CRM 軟體Salesforce,Google 提供廣大的服務像是 Gmail 這些都歸類為 SaaS。而這三大類牽動整個資料中心產業的變化,Part 2 將完整解析資料中心客戶、供應鏈,為讀者找出高發展性的相關概念股,不想錯過的話趕快在下方免費訂閱。